Hand drawn of people playing sakteboard drawing person minimalist.

多數人在交易中,失敗的主因

為什麼多數人
在交易中經常失敗?

失敗,往往不是這些人不夠努力
也不是技術不夠好
而是他們總是 無限期地不斷變換

在市場這個高強度資訊和情緒交替的環境當中
太多人把「不斷更換策略」當作進步的表現

今天是順勢交易,明天是逆勢抄底
早上還在畫諧波,下午接著用 EMA 交叉
昨天研究 SMC、今天改用 SNR
接著又轉換到江恩理論… 等等之類的

這樣的現象,其實隱含一個很深層的問題:
對結果焦慮,而不是對過程負責

為什麼不斷變換策略
會導致失敗?

因為策略的效果和可行度
並不是在幾張交易當中,就能看得出來的
真正具備統計優勢的交易體系
是需要時間和樣本去進行驗證

你需要:
足夠的交易樣本數量
一致的規則和執行方式
還有明確的紀律管理和風控
才能知道這套方法
是否真正適合你,並具備正期望值

而不斷地變換策略就像是…
在還沒煮熟的白米,中途不停的換鍋
不僅讓你一直吃不到飯
還耗盡了你大量的時間成本

學習、變換,並不會矛盾
但要有「節點」

我認為在剛踏入市場的初期階段
探索不同分析工具,或是交易流派
是成長的必經過程
但你不能 …
永遠都在「找」策略,而從不「用」策略
每一次的變換
都應該要有一個 階段性驗證的目的
不是因為一次或是短期的少量交易結果
看到少量次數的失敗,就棄之不用

要驗證策略的可行性
是要透過時間和紀律
觀察它在各種市場環境下的表現
然後過程是 一致的規則和執行方式
其次 累積足夠的樣本數量
再透過統計學去評估,策略能不能帶來正期望

所以
你應該設定一個「寬限期」的時間區間
也就是學習探索期,例如 3 個月的時間
這期間大量學習和測試不同方法
然後紀錄各種邏輯的實用性還有適配程度
到了末期尾聲階段
就必須要選定一種最適合你的策略和體系
進入「穩定驗證和執行期」
專注在深化一套策略
並且配合回測、風控,還有實戰修正

所有變數,成就的都是失敗的交易
行為無法一致,將會優先被市場淘汰

交易,是一種人類的行為科學
你的所有行為模式,如果沒辦法穩定下來
市場就沒辦法給你穩定的回報
真正成熟的交易者
不是學過或是懂很多套策略
而是能夠長期一致地
執行一套經過驗證的體系

所以當你下一次
又想放棄目前的策略、轉向新方法時
請先問自己:

你真的給了這套方法
足夠的驗證時間與樣本統計嗎?

還是你只是又再一次的
被周遭環境的雜音,人、事所影響
讓你陷入「持續不斷變換」的無限循環?

Similar Posts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